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 江苏省消保委提起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星巴克今年5月13日,假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索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赔万判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元追
2018年2月,踪巨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举报称市场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额赔经查确为假冒产品。偿性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该案属于假冒商标的消费“涉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清晰且已固定,公益涉案金额巨大,诉讼侵权现象严重,案宣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星巴克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售假行为构成欺诈,假冒主张涉案金额三倍的被索惩罚性赔偿。当年10月26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实际控制人陈某某等明知购买的咖啡系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仍以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咖啡流入全国18个省份的消费市场,涉案销售金额达724万余元。2019年12月6日,涉案公司及甄某某、陈某某等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判以刑事处罚,其中涉案公司被处以罚金320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公司直接销售对象较多,销售金额高达724万余元,假冒“星巴克”商标咖啡已经流入全国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具有众多不特定性。涉案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违反了相应义务,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公司应该通过公开赔礼道歉,以示真诚悔过,同时以警示其他经营者,构建诚信经营环境。江苏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行为并请求涉案公司在全国发行的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悉,对于有明确赔偿金的公益诉讼判决生效后,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如何履行兑现赔偿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责任编辑:50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4月26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高念东在论坛上总结回顾了京津冀标准化合作10周年发展成就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3月13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联合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湖北省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保障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3月13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联合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湖北省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保障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近日,薛记炒货华东区行政主管郎先生从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了载有食品销售连锁管理经营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是南京市核发的首张食品经营管理类许可证。郎先生 ...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销售面包、糕点的经营主体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食品的包装、生产日期、存放环境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影报道责任编辑:吕成海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吴楠记者徐文智)4月1日,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与雁塔区法院共建的共享法庭服务站在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管局成立。该服务站的成立是推进“放心消费在雁塔”、实现司法服务与市场监管深度融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