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 7月11日,浙江全国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以下简称“三同”)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累计近年来,发展浙江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和标准技术支撑作用,同线同标同质在全国率先推进“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产品超种累计发展“三同”企业1228家、浙江“三同”产品2079种。累计
内外贸产品“三同”是发展指按照相同标准、相同质量要求,同线同标同质在同一生产企业生产既能满足境外特定目标市场要求又可内销的产品超种产品。
近年来,浙江浙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决策部署,累计充分发挥质量认证和标准技术支撑作用,发展在全国率先推进“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同线同标同质畅通了企业内外贸顺滑切换的产品超种通道,促进了产品提档升级,增强了浙江产业全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发展“三同”企业1228家、“三同”产品2079种,淘宝天猫、网易“三同”专区共销售产品达14.86亿元,2个项目入选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6月印发的《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提出,“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同线同标同质’发展”。202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之一为“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近年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会同商务、经信、财政等部门连续印发《关于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行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助推地瓜经济提能升级的实施方案》,推动实施“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建成应用全国首个“三同在线”服务平台,通过“自我声明+认定”“标准+认证”方式,引导企业通过浙江“三同在线”服务平台自主申报发展“三同”产品,将“三同”适用范围从食品、农产品领域扩展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化妆品、文创产品领域。
此外,浙江省深入实施质量强链、标准延链和认证固链项目,开展企业精准培育服务,持续擦亮“品字标三同”产品金名片,浙江省4613家企业累计获得“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6320张、国际证书570张。
浙江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三同”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金融支持。近日,杭州市滨江区与泰隆银行杭州分行发布了一款“滨质授信”专项金融产品,设立杭州市滨江区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专项授信资金10亿元。
浙江积极探索“三同”产品标码合一可追溯,创设“三同”产品麦穗黄标识,在“浙食链”“浙品码”平台新增“三同”信息模块,推动食品、一般消费品等“三同”标识应用,致力于打造一条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追溯链条,确保“三同”产品源头清晰、流向透明、责任明确,从而达成“标码合一”“一码知全貌、扫码显三同”的效果。
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进出口贸易等多个环节,同时要满足内外贸企业、商贸平台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是体现质量品牌、检测标准、认证认可、核验认定等多维度的合格评定活动。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浙江将以“三同百县千品万亿”行动为抓手,培育一批“三同”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项目,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带动能力强的“三同”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为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市闻)
责任编辑:赵英男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为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合同行为,预防和减少消费类合同纠纷,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消协对23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合同不公平格式条款进行了梳理点评,提醒广大学生家长积极 ...
新华社合肥2月11日电 做好农资调剂调运,支持农民备种备肥;开展农机维护保养工作,满足小麦、油菜春管使用需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将服务送到田间……记者近日深入安徽省春管一线看到,勤劳的人们正在忙碌着, ...
近日,正在安徽省美术馆举办的“美成在久——潘玉良艺术研究展”迎来络绎不绝的观众。作为我省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专业公共美术馆,安徽省美术馆自5月下旬建成开放以来,填补了全省没有省级美术馆的空白,成为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4月26日,2024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功举办。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高念东在论坛上总结回顾了京津冀标准化合作10周年发展成就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12月11日,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分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校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在京召开。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总局党校校长田世宏出席座谈会并讲话。田世宏指出,总局党校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全款预付婚纱租赁费,如果消费者违约,商家不退一分钱。但如果商家违约,只用退定金就行。面对这样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十分无奈。福建省福州市消费者翁女士就遭遇到这样一起婚纱租赁合 ...